导读:
近日,美国与越南达成初步关税协议,越南对美出口关税大幅下调,但针对“非法转运中国商品”的惩罚性措施同步升级!木制家具、电子产品等行业或成重点稽查对象。跨境企业如何应对这场“合规风暴”?一文读懂政策变化与风险规避策略。
...
近日,美国与越南达成初步关税协议,越南对美出口关税大幅下调,但针对“非法转运中国商品”的惩罚性措施同步升级!木制家具、电子产品等行业或成重点稽查对象。跨境企业如何应对这场“合规风暴”?一文读懂政策变化与风险规避策略。

一、美越关税“大松绑”背后的条件
关税直降26%:美国对越南进口商品关税从46%降至20%,看似利好越南出口,但暗藏“紧箍咒”。
非法转运“零容忍”:若货物被查实通过越南“洗产地”(尤其中国产品),将面临40%惩罚性关税,远高于原税率。
越南“自查自纠”升级:
7月3日协议签署当天,越南当局即被要求加强对美出口商品检查;
重点监控品类:木制家具、胶合板、钢铁零件、自行车、电池、无线耳机等(多为中国优势产业)。
二、美国“敲打”越南,剑指中国供应链
减少对中国零部件依赖:美方明确敦促越南降低电子设备等领域对华进口比例,试图削弱“中国制造+越南转口”模式。
贸易保护主义新手段:通过“合规审查”倒逼越南调整供应链,本质是遏制中国商品对美出口。
三、跨境企业必知:3大风险与应对指南
风险1:货物被误判为“非法转运”
场景:中国产零部件在越南组装后出口美国,若报关文件、原产地证等缺失或造假,可能被认定为“规避关税”。
后果:40%关税+罚款,甚至列入美国“黑名单”。
应对:确保完整供应链溯源,保留生产记录、采购发票等证据;
委托专业机构办理原产地证(如FORM E),避免文件瑕疵。

风险2:越南加码稽查,清关延迟
场景:越南海关对重点品类实施100%开箱检查,导致物流时效大幅延长。
案例:某电子企业一批无线耳机因未标注“中国产零部件比例”,被滞留港口15天,错失销售旺季。
应对:
提前与货代确认最新清关要求,避免高风险品类;
分散出货渠道,降低单一国家依赖。
风险3:美国后续政策“突袭”
趋势:美方可能以“越南未履行承诺”为由,随时恢复高关税或扩大稽查范围。
建议:
关注美国USTR(贸易代表办公室)动态,订阅关税预警服务;
评估“越南制造”标签的真实性,避免虚假宣传。
美越关税协议本质是“胡萝卜+大棒”的组合拳,企业切勿因短期关税优惠而忽视合规底线。未来,全球贸易规则将更强调“供应链透明化”,唯有建立可追溯、低风险的国际物流体系,才能在风浪中稳行致远。
上海雄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拥有20年中美物流运输经验,美国亚马逊FBA空运,美国亚马逊FBA海运,可为你提供DDP/DDU/LDP,拼箱/整柜双清到门服务。美森快船11天到港,15-18天美国全境派送到门,全程一站式服务,帮您节省物流成本,节约物流时间。如需了解更多、更详细的运费,请咨询官方客服。
立即扫一扫获取物流方案和报价